未来教育怎么变?华师大校长杨宗凯谈教育三大改变

时间:2022年10月16日    来源:民教网    阅读:0

  在互联网改变一切的时代,我们期盼互联网能够成为变革教育的神器,正像互联网颠覆了商业模式一样,来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那么,在新技术促进变革的时代,信息化下的教育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12月10日,在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主办的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上,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宗凯在当天的演讲中,用60多页的PPT也详细做了介绍,他谈到现在的学生是数字原生一代,更倾向于快速的、非线性的访问,他们依赖技术获取信息、开展社交活动和交流,善于迅速处理信息,对课程质量要求高。相对应的,未来教育在学习环境、教学内容、教师角色上就会发生重大改变。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资料图)

  未来十年近一半工作被机器人取代,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在经历了农耕教育第一次教育革命后,第二次教育革命中即班级授课式的规模化教育,这种伴随着大工业的生产而出现,按时作息制,统一进度表等等,它从娘胎里就注定了注重整体,而忽略了个体,注重共性,而忽略了个性,注重知识,而忽略了创造,关注效率,而忽略了公平等问题,用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的产出,这个经济学的原则,淋漓尽致地用在了教育上。

  当人类步入数字的新时代,教育的形式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处在一个拐点,这是一个被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改变的这样一个时代。最近美国劳工部出来一个报告,对700多种工作进行了预测,大概在未来的十年,49%的工作将被机器人所替代。

  信息技术带来的第三次教育革命使规模化与个性化统一成为可能,这是新技术支撑下第三次教育变革的核心特征。新时期,人才需求变革的趋势,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观到创新型人才观。

  在这一阶段,人才培养对象自身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是数字原生一代,更倾向于快速的、非线性的访问;依赖技术获取信息、开展社交活动和交流;善于迅速处理信息;对课程质量要求高。

  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而应拓展为家庭教育、企业教育、社区教育;也不再局限于正规教育,还有非正规教育;有现实的课堂,也有网上课堂、在线学习;有学校学习,但终身学习更加重要。

  信息化背景下教育变革的支撑体系:

  对于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各国都高度重视:

  2013年6月,奥巴马发动为期五年的美国连接教育ConnectED项目,他在连接教育计划中,对美国学校的基础环境、数字资源、老师能力都做了详细的描述:

  网络连接:几乎所有的美国学校教室和图书馆都提供宽带和无线网络宽带不低于100Mbps,99%的教师连接互联网;

  数字资源:所有师生能够在教室内外随时获得数字化学习资源;

  教师培训:确保全美教育工作者能够获得支持和培训。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战略规划也正在推进中,其中教育信息化领域专题报告对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未来教育必然是架构在互联网上的新教育,拥有全新的教育文化、理念、模式,以及教学环境、内容、方法。

  未来教育的三大改变:学习环境、教学内容、教师角色

  信息化背景下的未来的教育有三大改变——

  第一是学习环境的改变,构建一个三维空间的学习环境:

  首先是改变传统的物理空间,比如说教室、学校、图书馆,实验室。

  其次是我们需要大量的资源空间,要支撑个性化的学习。假若学校就只有几门课,怎么个性化?

  再者是社交空间。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这样一个,而且对现代的学习,生活在互联网世界中的原住民学生心理,他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接触人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他们是APP的一代,他们更善于用网络信息沟通。

  第二是教学的改变,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

  教学内容的改变:

  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研讨,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改革中;

  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课堂建设,优化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德育课程化,培养未来公民;

  积极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实时评价体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满意度。

  芬兰教育案例:

  2016年11月,芬兰赫尔辛基教育局正式下发通知,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之前,正式废除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课程式教育,转而采取实际场景主题教学。

  其实在2013年芬兰从赫尔辛基开始了“现象教学法”的试验,就是从根本上颠覆了原有的分科教学方式,把学生的认知作为教育核心,而非传授的教学内容。学校教育不再是数学、物理和化学,而是如何帮助学生,认知并形成自己的主见。

  美国教育案例:

  STEM教育,也即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以及数学(Mathematics)这四个领域的教育,是将这四个大的领域的课程与知识在课堂上进行整合的教育,其目标是使学生的数理知识增长的同时,用批判性思维来对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

  近年来,在加强STEM教育的同时,美国教育界产生了新的呼声,要求将艺术(Arts)纳入全国性教育战略中,将STEM转变为STEAM,即加入艺术(Arts)教育。“从STEM到STEAM”已经逐渐成为全国性的新教育运动。

  内容形式创新:

  同时,未来的教育还应该在内容形式进行创新,建成具备媒体化、强交互、灵活适应性,支持完整学习流程的在线智能教材。

  杨宗凯介绍说,2014年他去美国西雅图肯特学区,看到课堂上老师没有一个纸质的教案,学生没有一个纸质的书,全部数字化。而且老师说这样的课堂预算没有增加,美国过去纸质的教材很贵的,一本教材几十美金、上百美金,现在一个学区集体购买教学资源后,大家共享。

  肯特学区的这节课:

  环境:ONE-ONE终端全面普及

  内容:纸质教材完全替换

  方法更新:引导式课堂教学

  课堂上,老师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自己去调研,然后进行圆桌讨论,学习效率、效果、效益明显提升。

  重构教学过程:

  1、美国现在教育的翻转课堂率达到52%,就是它52%的课堂是翻转的。

  2、2015年英国的开放大学教育创新的十大教学方式:

  交叉学习;推理学习;随机学习;基于语境的学习;计算性思维;借助远程实验室的研究性学习;具身学习;自适应学习;情感分析;隐性评估

  从分数的评价过渡到大数据的过程评价:

  现在教育的评价基本上是标准化的评价,考试考试再考试。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是要从分数的评价过渡到大数据的过程评价,也就是学习过程的所有记录,包括他学习的过程、人才培养的过程、育人生活的过程等。

  同时,基于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分析,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对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优化老师的教学策略。

  第三是教师角色的改变:

  环境变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方法创新了,评价创新了,那老师的能力跟不上,一样不行。所以教师的职业化构建至关重要。21世纪教师角色要从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要变成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重要的,教师不仅仅是一个布道者,更重要的要成为学生的身边人,提供学生需要,提供他学习的支持。

  21世纪教师角色转变:

  ·知识占有者——学习活动组织者

  ·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的引导者

  ·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开发者

  ·教教材——用教材教

  ·教书匠——教育研究者

  ·知识固守着——终身学习者

  培养未来教师:“4+2”教师教育模式变革:


更多关于民教网-民办教育信息网,民办学校查询,教育网证件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教育网毕业证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民教网学历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尽在:www.cnhsi.com.cn

本文章由(民教网)提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