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是中国教育核心点?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时间:2022年10月16日    来源:民教网    阅读:0

  

  一些美国教育工作者却对中国的基础教育采取学习和借鉴的态度。经过尝试,他们发现了中国教育的核心点:自控力——这,或许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于是,在美国公立学校改革中,诞生了这样一个“奇葩”学校——KIPP(KnowledgeIsPowerProgram)。

  “提高学习强度”,“加强精神鼓励”,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万维钢看来,学校执行的这两条措施,深得中国学校的真传。

  而之后,KIPP取得了令人敬畏成就:

  KIPP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穷人家庭,大学升学率却超过80%——在美国,贫困家庭孩子能考上大学的只有8%!

  同时,KIPP录取学生没有选拔——不看学生之前的成绩,而是采取抽签的形式。学生在五年级入学的时候,其数学和英语水平比同龄人落后的可是一到两个学年!到八年级时,他们的成绩100%超过平均水平。

  KIPP在其所在的整个城市内,比如纽约市,在所有学校中名列前茅。

美国KIPP学校:改变不了出身,就学习中国教育的核心——自控力

  文/万维钢,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

  教学方法,多待在学校!

  他们的教学办法非常简单:既然家庭和环境因素不好改变吗,那就干脆让学生每天在学校多待几小时!

  一般美国中小学都是早上8点多开始,下午3点结束,而这里则是早上7点25分开始,下午4点30分结束。这意味着,学生要在早上五六点钟起床,晚上五六点钟才能回到家里,累了一天,估计写完作业就得直接睡觉了。

  不但如此,KIPP还在星期六上半天课。他们的暑假也比别人短。

  教育理念,1中心2基本点

  KIPP的理念,可以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概括。

  一个中心,就是一定要考上大学

  “大学”,是KIPP学校里最常出现的词语。老师跟学生说的话,跟家长说的话,学校里的各种口号,处处体现上大学这个中心目标——哪怕他们只不过是初中生。

  他们很小就被领着去大学访问,去接触从KIPP出来并成功考上大学的校友,树立自己有朝一日也要上大学的意识。

  教室用各个大学的名字命名。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心仪的大学。

  两个基本点,叫做“workhard,benice”——努力学习,好好做人

  这两句听起来很俗的话绝对不是随便说着玩的,在KIPP看来,这是考上大学所必备的基础。

  除了更长的在学校时间,学生每天还有两个小时的家庭作业。老师都得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学生即便晚上在家里写作业遇到问题,也可以立即打电话问老师。

  在美国学校普遍鼓励合作和讨论的情况下,这里的学生每天早上做数学题的自习时间则要求必须绝对安静。

  前段时间有报道说英国首相卡梅伦不知道9乘8等于多少,而在KIPP,学生们必须大声背诵乘法口诀,同时还要声情并茂地打节拍。

  学校爱让学生喊各种励志口号,而且是在教室里由老师领着喊,比如一边拍桌子一边喊“Readbabyread!(读书吧,亲!)”。

  其中有一句口号是“Therearenoshortcuts(这里没有捷径)”。他们让学生完全理解学习不是闹着玩的,不能投机取巧。

  在第一堂数学课上,老师会播放星球大战的音乐,告诉学生这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旅程。

  物质奖励,给得快!

  学生入学第一天是没有桌椅的,只能坐在地上,因为这里,一切东西都必须是努力“挣”来的。谁表现好,谁才可以得到桌椅。

  这套奖励制度的核心思想在于,让学生通过做好自己本来应该能做好的事情去获得奖励,引导他们养成良好习惯。

  学校做了大量实验去鉴别和总结哪些奖励好使,哪些不好使。其中一个重要发现是奖励跟惩罚一样,一定要给得快!这里每周给学生结算一次“奖金”。

  另一项发现是不同年龄段学生对奖励的需求不同。五年级小学生用几根铅笔就能打发,而高中生更想要的则是自由——如果你表现好,你就可以获得在吃午饭的时候戴个耳机听音乐的特权(KIPP连怎么吃午饭都管)。

  素质教育,说做就做

  KIPP绝对不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学校:怎么走路,怎么坐,走路的时候怎么拿东西,甚至上厕所之后怎么洗手,洗手之后用几张纸擦手,都有严格规定。

  课堂上有同学发言时,全班同学按规定动作看着他;在教室里,学生必须学会使用两种统一的音量说话,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使用哪种音量;如果哪个同学在课堂上有小动作,老师会立即停止上课,然后全班讨论怎么“帮助”他克服这个坏毛病。

  这些规定,就是KIPP所谓的“benice”。对KIPP来说,“好好做人”绝非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系列详尽的行为准则。而这套准则并非是领导层拍脑袋想出来的,其背后有科研结果的支持。

  光把人培养到能考上大学的程度,作为一个简单的考试机器,似乎也不能叫成功的教育。

  KIPP的创始人之一,DavidLevin曾经对KIPP毕业生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发现:那些最终在大学取得成功的学生,并不一定是学校里成绩最好的学生,而往往是那些拥有某些优良品质的人,比如说乐观、适应能力强、善于社交。

  他意识到自己此前犯了个错误:KIPP在学业上的教育非常成功,但是在品格方面的教育却不够好。

  要怎么做才算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呢?Levin并没有停留在感叹和呼吁上,他直接采取了行动。当时有两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总结了24条美德。Levin很喜欢这个理论,便直接找到这两位心理学家,请他们帮忙提炼。

  于是KIPP的学生有了现在的7个目标品质:坚毅、自控、热忱、社交、感恩、乐观和好奇。这7个品质成了KIPP的“核心价值观”。KIPP用铺天盖地的标语口号往学生的脑子里灌输,不过采用的方式更加灵活多变。

  比如“斯坦福棉花糖实验”,说那些能坚持不吃第一块棉花糖,一直等到实验人员拿来第二块棉花糖再吃,表现出强硬自控能力的孩子,最后都有出息。

  KIPP的每个学生都知道这个典故,因为学校给他们的T恤衫上印的不是“自控”这个名词,而是“别吃那块棉花糖!”

  KIPP的品行教育还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学校居然给每个学生发卡片,让学生随时记录身边同学做出的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比如其中一条记录是“Jasmine发现William一个符合‘热忱’的行为:他在数学课上对老师的每个提问都积极举手。”

  更有甚者,KIPP还搞了一个CPA(CharacterPointAverage,品格平均绩点),与一般学校常用的GPA(GradePointAverage,成绩平均绩点)并列。老师根据表现给学生在这7个品质方面打分,像评估足球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一样评估每个学生的品行特点。一旦发现短板,就进行个别谈话,而且还会通知家长,共同研究怎么改进。

  礼貌教育,非常严格

  很早就有人注意到,穷人家孩子和中产阶级家孩子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平时的待人接物。对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来说,基本社交礼仪通常都是跟着父母潜移默化地就学会了,而穷人家孩子可能就不懂这些。

  所以这里有非常严格的礼貌教育:

  坐直:坐得笔直,才能体现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是尊重别人。

  倾听:听是比读更重要的学习方法,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说话,你必须仔细听。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更复杂的对话交流。

  提问与回答:学生必须敢于提问并且能回答问题。如果不敢提问,老师就不知道你掌握的如何。

  点头:你要是理解对方在说什么,你就要点头。

  眼睛盯着说话的人看:一方面是表示尊重,一方面是为了加强信息传递。一个人如果到KIPP访问,有机会找个学生交谈的话,他可能会有一种受宠若惊的不适应感。

  这个学生会非常谦逊地注视你,用心地倾听你的话,一边听还一边点头。在这些彬彬有礼的学生中间,你可能会在一瞬间有一种自己突然变成一个了不起人物的感觉。

  努力学习,做个好人——这两条其实说的都是自控力,前者是学习中的自控,后者是人际交往中的自控。

  自控力,到底是成功的关键还是伪命题?

  对于自控力,我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陈会昌教授说:

  “几十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儿童时期形成的良好自控力,对其学习成绩、学校适应以及成年后的事业成功均有重要影响,其影响力甚至超过智力。

  “几十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儿童时期形成的良好自控力,对其学习成绩、学校适应以及成年后的事业成功均有重要影响,其影响力甚至超过智力。”

  但也有人提出:

  自控力是个伪命题。自控是忍耐,不自觉不自愿,因此忍得难熬,一旦有条件,绝不再忍!而自律,才是自觉自愿的,别人视为苦和难,在他本人却安之若素。这才是真正自由的境界。


更多关于民教网-民办教育信息网,民办学校查询,教育网证件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教育网毕业证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民教网学历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尽在:www.cnhsi.com.cn

本文章由(民教网)提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