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大学“民办教育发展、创新与国际融合”论坛顺利举办

时间:2022年10月16日    来源:京领新国际    阅读:0

2020年1月12日,北京大学基础教育论坛之“民办教育发展、创新与国际融合”分论坛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由京领新国际作为特邀媒体全程参与报道。

本次分论坛由北京大学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马万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编审范皑皑主持,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哈巍副教授致辞。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哈巍首先致开幕词,他通过四个研究分析了民办教育的本质,即为家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优质教育资源。同时,民办学校也有维系教育公平的责任。对于当前民办学校普遍感受的所谓严冬,需要辩证地看待,通过更多的研究和讨论来验证和加深对相关理论的认识。

u=2518335152,2019130963&fm=173&app=49&f=JPEG.jpg

哈巍副院长致开幕词

教育部国际司原司长岑建君教授围绕中国教育主权做了主题报告。岑司长从世界各国教育的开放程度的讨论开始,分析了教育对外开放的形势。他指出,当前有关基础教育课程的政策频频出台,包括不得在义务教育阶段使用境外教材和境外课程,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这些都是在强调教育中的国家主权。民办学校要注意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做好融合、创新工作,加强家国情怀教育和国际学术规范教育。

c995d143ad4bd11303d1a90a1b29b5094bfb0571.jpeg

岑建君司长做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岳昌君教授发表了题为“万美元人均GDP后的民办教育发展:机遇与创新”的主题演讲。岳昌君教授基于国际比较数据,从教育经济学视角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上升到一万美元人均GDP、居民支付能力大幅度提升、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力能力需求结构变化、以及高校毕业生和海归规模持续增加,民办教育迎来了发展机遇。他还指出了民办教育创新的几条路径:注重学生心力资本的培养、通过领域交叉提升创新能力、改善学习环境提高学校效率、在活动细节中培养边际能力和进行品格教育、发掘学生比较优势进行个性化教育。

377adab44aed2e73c1dac5dbb887b08d86d6faa6.jpeg

岳昌君教授做主题报告

在主题为“国际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圆桌论坛中,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马万华回顾了北京王府学校国际课程的案例。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伟志从政策层面对民办学校和国际课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了分析。

作为对民办教育有多年研究和实践的教育工作者,陈伟志指出,民办学校相关的法律稳定但是政策变动较大,政策与法律在招生和管理等重要方面还有一些矛盾的地方,需要进行更多研究和基于实践的调研,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成实外教育集团副总裁严弘佳指出,民办教育进入高位竞争的阶段,而国际教育是民办教育重要的板块之一。国际教育既要谋求发展,也要坚守底线——培养具有中国芯内核的学生,要思考如何做好中国本土化的国际教育。当前能够胜任本土化国际课程开发和教学的优质师资很缺乏,还需要大力推动教师国际素养和国际理解的培养,为本土化国际教育的发展打好基础。

北京京师(大连)律师事务所教育法律事务部主任范桂杰律师以枫叶教育集团为例,对中国国际学校的法律合规与课程融合问题进行了探讨。民办国际学校在发展中还有很多法律问题需要投资者和办学人关注,只有防范合规风险、做好课程融合、提升治理能力,才能更好地依法办学,实现可持续发展。

a6efce1b9d16fdfabbb4da17f5099d5296ee7bfe.jpeg

“国际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圆桌论坛

西安外事学院黄昶力先生指出,教育公平是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教育公平包含“社会整体发展稳定”和“个体潜在能力发挥”两个维度,我们应从二者的辩证关系出发,对我国教育资源进行整体配置。但目前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往往只注重教育公平的社会层面,而忽视了教育个体的特殊性。由于“个体”维度的缺失,“教育公平”的内涵便窄化为“教育均衡”,使政府在执行层面与教育公平的本质目标发生分裂。实现教育公平不仅意味着在制定和执行教育政策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向贫困地区进行教育扶贫,同时也需要向社会提供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吸引民间资本介入教育,从而提供高品质和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faedab64034f78f03833791a39b71b53b2191caf.jpeg

黄昶力先生做主题报告

温州市教育局调研员戚德忠做了题为“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改革的地方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他以温州为例讨论了民办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对民办学校的影响。戚副会长强调,目前民办学校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是国家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完善,民办教育的不断规范发展,中国的民办学校也会越来越好。

u=1337054433,401793339&fm=173&app=49&f=JPEG.jpg

戚德忠副会长做主题报告

在第二单元的圆桌论坛中,范皑皑副编审与嘉宾共同讨论了分类管理形势下民办教育的发展策略问题。

北京21世纪国际学校的校长范胜武从职业校长的角度指出,国家的教育政策已经很明确,办学者要做的就是执行政策。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也坚持了教育的公益性,符合政府支持民办学校的初心。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研究分会副理事长阙明坤指出,我国民办教育步入了分类管理的新时代,宏伟蓝图虽然已经绘就,但还有待地方政府具体落实和执行。

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级政府印发了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配套文件,但是有的地方配套政策缺乏操作性,在补偿奖励办法、土地出让金、分类登记、民办非企业转设企业法人路径等核心问题上模糊不清,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社会资源进入的积极性,亟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未来民办学校应坚持三大策略:一是坚持办学公益性;二是坚持党建科学化;三是坚持发展高水平。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阎凤桥指出,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复杂程度超乎预期,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提出的“合理回报”在当时被认为是具有创造性的探索,但是行不通。到2010年国家颁布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探索营利和非营利民办教育机构分类管理改革试点,温州等作为试点城市。从过去9年的历程看,推进仍然困难重重。

对于民办教育增量部分容易做到分类管理,但是对于存量部分则由于政策亦然模糊和选择营利性的代价过大,则难以有较多的民办学校会选择营利性类型。

d62a6059252dd42a43cfa3363cbd4ab3cbeab8f1.jpeg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之后的办学战略”圆桌论坛

本次分论坛的最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教授在闭幕总结中,概括了几点对民办教育发展趋势的判断:一是中国经济水平在过去四十年中有了很大的提高,“穷国办大教育”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各级教育普及率大大提高,质量提升,对于某些地方政府来说,民办教育变成可有可无,民办教育对于公立教育地位的冲击,甚至会影响政府部门对于民办教育的态度及其政策取向。二是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的变化。四十年前,我们处于落后地位,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甚至有些饥不择食,现在中国开始考虑向世界输出什么。三是发展教育方式从需求导向转向供给导向。我们制定了现代化的目标,对于目标的实现,计划的方式比市场的方式来得及更迅捷,因此国家会倾向于选择计划而不是市场方式。四是与政治目标相比,教育是一个小目标,教育服从于国家目标,当下效率原则让位于公平原则表现得比较明显。这些大背景,会影响到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未来发展的趋向。至此,“民办教育发展创新与国际融合”分论坛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圆满落下帷幕。

37d12f2eb9389b5004533decc5b3f4dbe6116e68.jpeg

与会嘉宾合影

(编辑:民教网)

更多关于民教网-民办教育信息网,民办学校查询,教育网证件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教育网毕业证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民教网学历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尽在:www.cnhsi.com.cn

本文章由(民教网)提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