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卫

基本信息

姓名:胡卫

出生年月:1961-01

性别:男

籍贯:中国.四川.巫山

学历:硕士

毕业院校:上海师范大学

简历

    胡卫,男,汉族,1961年1月生,四川巫山人,大学, 2001年6月加入民进。现任民进中央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协和教育集团董事长、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会长、上海现代教育鉴证评估事务所理事长,上海教育学会民办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全国民办教育工作者联谊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民办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1987年在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读研究生课程,研究员。1995年12月组建上海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创办了28所幼儿园、4所成人业余学校和5所中小学。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部、民进中央、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教委等单位委托的大量研究项目并多次获奖,其中,全国优秀图书奖2项,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上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著有、合著或主编专著20部,公开发表论文127篇。

个人事迹:

近期参与、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2005年,初步完成国家“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我国办学体制改革及相关政策研究”总报告和分报告两部分。
  2005年,参与市教委“上海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报告(2000-2005)”项目研究,完成“上海市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和民办教育调研报告”,负责总报告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主要特征”、“简政放权,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行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部分的撰写。
  2006年3月,受上海市教委委托,由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上海市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八大民主党派、社科院、教科院等单位联合成立课题组,承担了“2010年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纲要和指标体系研究”。确立了9个分课题。民办所作为牵头单位,具体负责了课题的组织、协调工作、总报告《教育现代化:跨世纪的使命与追求——上海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起草、上海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制定和8个分课题报告统稿等。2006年12月18日在市教委主任办公会议上胡卫代表课题组作专题汇报,时任市教委主任沈晓明等领导对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006年承接了由市教委委托的“推进上海市学校体育改革 促进学生体质与健康发展”重大决策咨询课题。形成了“青少年体育:一项关乎民族未来的事业”主报告和“上海市学校体育工作调研报告”、“国外学校体育文献综述”等分报告。
  2006年,受市教委委托,承担了“上海市民办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研究。
  2006年,受市教委委托,承接了“上海农民工子女教育调研”。撰写了“上海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
  2006年,作为三人代表之一,参加了周济部长、袁贵仁副部长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的征求意见会议。会上的发言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被指定参与该《通知》的修改。
  2006年5月,参与了教育部对上海入学等五大问题的全面调研活动,承担了《上海市入学问题调研》以及《上海市转制学校基本问题》两项调研任务,撰写了相关的研究报告,受到了教委领导的好评。
  2007年,在分别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区县教育局长、高校校长、中小学校长等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编制的“上海市教育现代化市级指标体系与区县指标体系(草案)”进行了修改。嗣后,在李宣海书记的主持下,科教党委专门听取了课题组汇报,并对研究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市级层面的研究也推动了上海各区县教育现代化的相关研究(如卢湾、闵行等)。
  2007年,参与的“教育公共服务发展研究”课题系市科教党委2007年重大科研项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分课题。完成的“搭建公平竞争平台 促进民办教育有序健康发展——民办教育公共服务发展研究”和“非政府组织与民办教育公共服务研究”等报告被提交市教委和市科教党委。
  2007年,受市教委委托,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起草了《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民办中小学经费资助的方案设计》和《利用认证评估机制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级管理的方案》。两个方案已经为市教委有关部门采纳。
  2008年,为迎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务院正式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制工作。被指定承接“教育改革与体制创新研究”中的“民办教育发展研究专题”部分。经过近4个月的研究,完成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08-2020年中国民办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研究报告得到纲要总课题组的重视。
  2008年,民办教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被要求单独进行专项规划研究后,胡卫担任了民办教育专项规划课题组副组长,负责起草了“中国民办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工作方案,参与了浙江、江苏、上海的实地调研,并撰写了调研报告。
  2008年,承担了中央教科所面向全国的招标课题:“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及数据库建设”。本课题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面向全国招标的重大项目。课题研究力求从中国教育实际出发,紧紧围绕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国际比较和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探究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框架、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以及衡量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与水平的核心评价指标,设计和构建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评估模型。提出了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策略。课题研究成果即将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8年,受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专项委托,分别承接了“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和“民办教育享受与公办教育同等法律地位问题研究”的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被吸收到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主编的“中国民办教育白皮书——关于中国民办教育发展情况和对策思路调研总报告”。
  2008年,受《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项委托,承担了“上海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研究”和“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及指标研究”的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被吸收到“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概念报告”中。
  2008年,受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委托,承担了“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除学杂费后民办学校面临的问题与因应对策研究”。2008年5月4日至13日,课题组分赴广东、湖南、浙江、山东、上海等省市进行实地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得到教育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2008年4月,受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负责对来沪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完成的研究报告送交了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教育部。
  2009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与多家机构合作,主持承担《中国民办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研制工作。5月21日专程赴京参加由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主持召开的中长期规划征求意见座谈会,和陶西平作为民办教育方面代表,专门就民办教育的功能价值、民办教育的界定、公民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学校区分的可行性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受到了袁部长的重视。
  2009年,受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委托,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大学生就业工作测评课题研究,编制了大学生就业工作测评指标体系;并用编制的指标体系对50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测评,包括各高校各级指标分项得分、加分项目得分和总计得分。通过测评研究,探索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经验和新机制,进一步发挥大学生就业测评对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导向作用。
  2009年,受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委托,中国民办教育研究院、上海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和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联合组成课题组,由本人牵头,调查研究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政策究竟会对民办中小学带来的影响。在调查分析了84所民办中小学的财务状况与教师收入状况后,指出这一政策将对民办中小学师资队伍、办学成本、办学格局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政策建议。课题组形成的调研报告通过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被送达教育部和国院有关领导。上海市教委领导对这份报告也非常重视,专门编发了内部简报送市领导参阅。